汽车行业专家张志勇告诉记者,170万元以上价位的豪华车在华一年总销量不超过5000辆,对整个市场的产销规模构不成太大影响 日前,坊间传出 “6月1日起购买170万元以上豪车需缴纳20%的奢侈税,与购置税一并在上牌时收取”的消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向媒体称:“这项政策基本属实,暂定是加收20%的奢侈税。而170万指的是扣除增值税后的价格在170万元上的豪车,不足170万的车暂时不受该政策影响。有消息称将在6月实施,但具体实施时间我们还没有收到相关通知。” 虽然这一政策的出台还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170万以上的车型屈指可数,给豪华车征“奢侈税”上去似乎没有“明确的目的”,其是否有必要仍值得商榷。 由于体量小,对厂商的影响或只限于宾利、劳斯莱斯等超豪华车品牌。业内人士猜测,该政策如果出台,最直接利好可能就是对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不过,对“奢侈品”的定位仍有待明确,对名车征税后,名表、名包是否也应该征税值得思考。 一季度超豪华车进口锐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向媒体表示,从产品品类角度而言,豪华车的存在尤其合理性。“豪车的作用是给少数富人,而家用车性价比合适适合普通老百姓”,董扬认为,当前豪华车销量明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党政机关提倡节约,以及去年库存过多。同时,董扬指出,豪华车的消费包含二次收入分配,因为豪车征税比一般车高。 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按照当前的税率,一辆170万元的豪车要交40%的消费税,另外还有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和10%的购置税。 “但是,当前进口车平均价格也就3万美元至4万美元,合人民币30万元左右,超过170万的车数量有限,每年只有几千辆。”贾新光说,假设一年卖出10000辆170万元的豪华车,也就多征4亿元的税,影响不大。 在贾新光看来,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为什么要征这个“奢侈税”税值得商榷,他说,“奢侈品如何定位需要明确,如果170万以上的豪车算奢侈品,那一些有钱人上千万买私人飞机就不算奢侈品了?”在国外,汽车征税不是按这个标准,一般是按照油耗、排放来征税的,平均油耗高的征税多。 此外,贾新光指出,豪华车的价格“虚得很”,几百万的车相当于十几块黄金了,“一辆车再贵能贵在哪里?卖那么贵难道零部件都用金子做的不成?”贾新光补充说,“今年上海车展上据说卖出一辆价格4000万的车,车身用的皮是意大利的皮”,而且这种车都是不讲价的,没有打折的说法,“富人都是排着队买的”。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对豪华车征“奢侈税”,或许有利于打压社会追逐“奢侈”的风气,改变国人“惟名是从”的消费风气。 对车企影响有限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受影响,也只是宾利、劳斯莱斯等超豪华车品牌。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质疑,能买得起几百万的豪车的富人还在乎多征20%的税?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认为,“在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打击下,公务车领域的豪车消费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萎缩,因此目前豪车销量的增长主要在高级商务领域。而高级商务人士消费豪车主要是基于商务宣传需要,对价格的敏感度并不高。” 李宇恒表示,由于豪华车市场需求对价格的敏感度并不高,所以征税对于豪华车销量的利空影响有限。“相比于税收风险,行政风险对豪华车市场销售商的影响更大。”他建议,未来销售商一方面应该继续积极地拓宽市场覆盖面、提升品牌效应,贴合高级商务人士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贴合政府,避免与政策产生摩擦而遭到惩罚。 汽车行业专家张志勇告诉记者,170万元以上价位的豪华车在华一年总销量不超过5000辆,对整个市场的产销规模构不成太大影响,但会影响整个豪华车市场消费心理的转变,影响豪华车市场的发展。他预测,中国豪华车市即将进入动荡期,产销规模、车价都将有所调整,回归理性。 借力重组 大商股份勾画美好未来 幕已拉开,千亿大商的宏伟蓝图跃然纸上。 公告显示,分布于全国4省10余城市,囊括大商集团及大商管理旗下最优质的店铺资源将注入上市公司,其中既包括如大连商场、哈尔滨新一百、呼伦贝尔友谊商厦、桂林微笑堂等盈利稳健的明星大店,也涵盖了刚刚度过亏损期、即将迎来利润大幅增长的东港千盛、庄河千盛、盘锦新玛特总店、盘锦麦凯乐等成长型店铺。 据了解,拥有76年悠久历史的大连商场是大商集团的母店和发祥地,大商三公司现有的创业及管理团队多出自于此,盈利多年保持较高水平,2012年创利能力更是达到了1.5亿元。而拟注入资产中的另一名店哈一百曾是新中国八大百货店之一,也是赫赫有名。 而庄河千盛、东港千盛、盘锦新玛特总店等也均已走过培养期,刚刚进入业绩高速成长阶段。这些店铺均位于所在城市核心商圈,在当地百货店中面积最大、硬件最佳、业态功能齐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除了拟注入优质资产这一锅好菜,大商股份此次重组方案的设计也是可圈可点的。一位市场人士昨晚在交易所网站第一时间看到重组方案后向记者表示,大股东高溢价发行,相比于动辄就折价发行的公司,让利于投资者,显得厚道又仁义。 市场上,一般新增股份的发行价格都会以停牌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或是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打折执行。而大商股份此次拟注入的优质标的预估值为48.85亿元,发行价格为38元/股,较公司停牌前20日交易均价33.65元溢价12.92%;即便是比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涨7.6%的收盘价37.1元,也高出了近一元。 这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溢价发行,直接点看,就是同样的资产所换取的股份却少了,大股东高溢价换取股权,实际上是让利给了资本市场。当然,另一方面,也说明大股东对未来的业绩增长充满了信心,对所注入资产的赢利能力充满了信心。 与一般重组后会摊薄收益相比,大商股份的此次重组还将有望增厚业绩。根据预测,标的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201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将达到3.25元,高于大商股份2012年扣非后每股收益3.13元的水平。 资料显示,大商股份此次拟注入资产在过去三年中体现出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和高成长性。2010年拟注入资产的净利润还仅为6,300万元,到了2012年已达到3.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28.5%。方案中公司对2013年、2014年、2015年,拟注入资产的净利润预测分别是不低于3.87亿元、4.11亿元和4.52亿元,市场认为明显偏于保守。此外,为从交易机制上保证资产的成长性和投资者利益,大商集团、大商管理对标的资产还承诺,如标的资产未达到预测利润,将以其持有的大商公司股票进行业绩补偿。 看得见的方案后面传递出的信息更耐人解读。重组后,大商集团、大商管理的优质零售业务与资产将集中至大商股份,两家公司彻底放弃了独立发展,这也意味着大商股份消除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解除了后顾之忧。 一位接近大商集团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在集团体制改革后,凭借灵活的机制,和一贯熟稔的并购扩张经验,经过3年多时间,大商集团业绩快速增长。此前大商集团已经与相关中介机构接触,谋划海外上市事宜。2013年初,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多方面考虑民族商业发展、地方板块经济、股东、员工与商业伙伴各方利益,大商集团放弃独立发展,受托重建大商股份控股股东地位。通过此次整合,大商股份不仅消除了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还将改善上市公司因股权结构分散而导致的责、权、利不统一的股权结构,消除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控制权不稳定的预期,实现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和控股股东的利益统一。 “10亿净利润基础上,无论市场如何风吹浪打,效益必须有增无减,而且做到年际均衡,稳健上升,不得下行”。牛钢在其2012年度股东大会中的发言还声声在耳。而据大商股份内部人士透露,以净利润作为店铺考核标准的新机制在公司内部已经建立。回看10亿元,明显是一个基数,并没有考虑重组同业优质业务与资产的因素。其实大商股份在第八届董事会换届时就释放出了公司未来强化效益增长的信号。大商股份新总裁王志敏曾带领抚顺百货大楼从1998年加盟大商集团起,由1个单体店发展到地区集团15个店,年销售额由1.8亿元增加到72.2亿元,经营面积由1.8万平方米增加到35万平方米,年利税额由575万元增加到4.2亿元。 “王志敏是中国零售业的奇才,她在有效的面积上创造出的效益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是牛钢对王志敏的评价。善抓效益的王志敏领航大商股份,或将使大商股份的利润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牛钢认为,大商股份的销售规模已经突破800亿元,距离千亿理想已不遥远,完成整合重组之日,既是千亿元目标即将实现之时。 “站上千亿元新起点,创立更高理想,肩负更大责任,洞察更多商机,创造更好业绩。”这是牛钢对大商股份未来的要求和期望。 千亿大商,指日可待。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