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 金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金山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通知 金营联办〔2024〕3号 2024-02-29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金山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税 屋附件:金山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金山区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 金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4年2月29日 附件 金山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金山区转型塑形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持续打响“放心发展,剩下我来”的金山营商环境品牌,全面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根据《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结合本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实施对标改革再提升行动 1.深化市场准入改革。大力推动登记注册全程网办,加强行政审批窗口建设,做好做强“小红鑫提前服务工作室”,切实提升办事便捷度。全面落实名称申报承诺制、企业住所自主申报制、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进一步提升高风险名称后台人工审核效率,完善核名争议解决机制。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推进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服务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登记地。落实做好区域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文件实施工作,规范集中登记地认定程序和管理要求,引导集中登记地企业守法经营。依托全国统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及“经营主体身份码”,全面推广“一企、一照、一码”应用。 2.提升获取经营场所便利度。提升金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服务效能,更好实现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政府委托)事项、市政公用服务事项纳入审批审查中心一口收发和协调服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在更大范围推行建筑师负责制。推行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在消防审验领域对一般项目试行告知承诺制。 3.优化公用设施服务。完善区内地下管线数据库,接入市级数据库,配合市级推出项目周边道路《管线信息分析报告》服务。深化推进掘占路审批机制改革,发布金山区优化掘路一件事方案,扩大办理范围,将联合报装一件事纳入,持续提升办理便捷度。加快办电服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深化“四早”办电服务新体系。加强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利用道路综合杆、路灯杆、道路指示牌、交通信号灯等城市公共设施设置新形态通信基站,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建设。持续开展商务楼宇宽带接入整治行动,降低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保障通信基础设施的通行权,将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确保应建能建。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创建优化指导服务。搭建全方位、多样化工会服务阵地,便捷服务基层企业和职工,帮助企业稳岗留工。持续加大劳动争议调处力度,提供“点单式”劳动政策法规培训,深入企业开展“仲裁建议效果反馈”或“用工主题沙龙”等活动。深化劳动监察、仲裁“一口受理改革”,加快综合受理窗口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农民工等困难人员劳动争议案件办理特点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发展金山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打造更多精品劳动竞赛项目,发挥“以赛育人”功能。发挥区女性创业促进会、区巾帼创新工作室作用,为创业女性提供课程培训和专业指导。提高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巾帼建功标兵等各类评选中女性创业人才比例。 5.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深化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强市担保中心服务基地功能,不断提升“首贷户”数量,促进“湾区贷”提质增效。指导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快转型,加大支小支农力度。引导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落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参与市担保中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前补偿”试点工作,持续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申请担保融资,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应付款方收到确权请求的,及时确认债权债务关系。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光伏贷”等绿色信贷推广力度。配合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审核自由贸易账户拟拓展企业名单,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交易本外币结算和境外融资业务,并实施动态管理,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用好政府投资基金资源,加强投后精细化管理,开展私募股权融资对接活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6.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效能,加快推动重点行业优质企业申请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结合《上海海关AEO行动方案》的推出,在关区内持续跟踪高级认证企业便利化政策的落实情况,确保辖区企业充分享受便利化措施。根据“快速审核+ERP联网”适用范围,筛选区内符合要求的企业,开展一对一宣传辅导,引导企业运用“快速审核+ERP联网”模式提交减免税申请。 7.优化税务服务。深化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上线推广工作,积极推进乐企直联服务试点,辅导有意接入乐企的试点纳税人填报相关申请材料。持续推进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推广使用,积极开展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技术与应用可视答疑,多渠道辅导企业用好电子发票。用好金税四期征纳互动平台、电子税务局、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做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推送和宣传辅导,实现“政策找人”。 8.解决商业纠纷。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推动一站式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伸、向网上延伸。充分发挥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功能,提升非诉讼纠纷化解率。发挥科技赋能治理的智治优势,持续推广应用解纷“一件事”平台,持续深化互联网+“解纷直通车”项目,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式解纷服务。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全面落实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强化在线庭审规范和技术支撑,推动在线办案常态化,充分用好“智慧执行”系统,有效对接线下执行与线上系统,强化网络司法拍卖,降低执行成本。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工程造价、质量鉴定等高频评估鉴定事项的监管,督促中介机构规范收费、勤勉履职。优化小额诉讼程序,拓展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推动简易案件及时高效审结。 9.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格落实政府采购、资质审批和补贴发放等重点领域审查规则,做好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加大审查力度和覆盖范围,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效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建设,鼓励企业用足用好知识产权资产,开展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议、专利商标保险等项目。充分发挥各类指导站、维权援助工作站、调解工作室等平台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普惠化建设。探索实施“多元调解+司法确认”多维化解模式,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效率。落实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部署,推进区级公共资源交易整合共享改革。依法清理、取消各种限制性规定,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享受扶持政策、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聚焦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严查严处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职务侵占等影响市场健康发展和企业正常经营的突出犯罪,切实保障市场秩序。 10.优化企业退出破产机制。深化企业注销“一网通办”,简化企业注销程序,降低企业退出成本,提高企业退出市场效率。深入落实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执转破等机制。落实本市企业破产重整期间信用修复机制,优化重整企业在税务、市场监管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信用修复服务。推动区内破产案件涉案信息填报工作,助力市高院破产案件涉案信息在线查询机制建设。持续推进破产财产解封处置在线办理,完善破产财产多元化处置方式,提升财产处置效率和回收率。 二、实施服务企业再提效行动 11.高效精准传递政策。开展惠企政策申报细则完善工作,优化政策制定、发布、宣传、解读、申报、追踪、反馈等整体流程。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加大政策宣传推介力度,依托企业服务云平台升级“惠企政策一窗通”,集中汇集发布涉企政策要点,优化分类标签,完善政策超市,实现一窗总览、阅报联动、一口查询,制定区统一的政策标准、申报标准、审批标准和数据标准,加快实现精准推送和申报关联。线下持续加强服务专员队伍建设,提升政策宣传解读水平,常态化开展企业家下午茶活动,举行行业政策宣讲会。持续推进“免申即享”改革,推进条件成熟的资金、补贴、服务等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全覆盖。加强科技企业全链条培育,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政策的申报便利性和政策兑现。 12.提供高效政务服务。深化推进企业服务事项向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探索在专窗为企业提供人才、融资、科创、法律等一站式专业服务功能。夯实线上线下帮办体系,拓展“线上专业人工帮办”服务范围,持续深化“全程代办·靠前服务”。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持续拓展“一业一证”行业和事项范围。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聚焦企业群众需求高频事项,新增和优化本区特色“一件事”事项,提升应用实效。深化“AI+政务服务”,全面推动“一网通办”提档升级,持续推进企业线上线下办事全过程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持续迭代升级“随申办”企业端服务,吸纳、融合“金企服”等相关服务,推动企业依托“随申办”企业云亮证或亮码办理事项,持续提升专业为企服务能力。持续深化“一网承诺”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的审批许可、监督检查、承诺履诺信息的记录、归集、推送、应用工作机制,为践约守诺市场主体提供快速极简的办事渠道和体验。拓展提升行政审批“远程勘验”实施事项范围和系统功能性能,持续打造“零跑动、掌上办”的“屏对屏”线上远程勘验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行政审批流程环节再优化再提速。 13.提高园区服务能力。引导园区(楼宇)升级服务功能,支持园区围绕主导产业,提供概念验证、中试服务、检验检测等全链条技术服务,提供金融、法律、财务、人力资源、技术交易等市场化专业服务。重点支持上海湾区科创中心大厦等建设“营商环境示范园区(楼宇)”,鼓励园区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为企业打造集“共享办公厅、商务洽谈厅、休闲茶餐厅”等为一体的“企业会客厅”模式。积极推动企业服务资源向园区集聚,支持园区探索设置公共服务站点,鼓励企业志愿服务工作进园区,提升园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园区政策服务队伍能力建设,持续组织开展重点政策进园区活动,创新政策宣传解读方式,做好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提升政策惠及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涉企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备案管理,最大限度减少重复、交叉和矛盾,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部门横向联系和合作,依托园区、楼宇等重点企业信息平台,强化涉企数据共享,避免企业多头填报、重复填报各类报表。 14.做好涉外服务。加强区域外商投资资源整合,高质量做好海外招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市商务委、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以及知名地产咨询公司、律所等机构的联系,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探索联合推介、委托招商、市场化招商。依托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海外办事处平台,开展专人海外招商,拓展重点国别(地区)招商渠道,对接投资项目信息。梳理区内重点外资企业,举办企业家沙龙,开展以商引商。强化“国际服务门户”的宣传推介,以实用性为导向,做好涉外政策多语种译本的便民转发公开,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国际化水平。积极整合区内部门资源,加强对外资项目提前服务、精准指导。提升“外资服务专窗”服务质效,深化重点外资企业联系服务。 15.提升项目招引和建设质效。完善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跟踪落实服务机制,加快项目落地效率,力争项目快签约、快注册。发挥区领导挂帅督导、职能部门横向协作、镇园区主体责任三级协调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全流程遇到的困难。加强部门横向协作,主动跨前服务,深化“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分期验收”“竣工即拿证”等特色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推动有效投资释放。 16.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常态化落实好“1+1+1”组团式服务、领导干部包干走访、中小企业服务专员等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建立重点企业政策“服务包”制度,动态更新科技型企业重点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建立专员机制,积极回应企业个性化诉求,形成“一企一服务包”,提供陪伴式服务,实现政策精准直达。扎实推进领导干部走访联系企业制度,提升服务企业的“精度”“温度”。推动政企互动、商会协同的常态化制度化沟通,建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机制,探索打造区级“营商环境观察员”队伍。充分发挥12345热线、企业服务云等各类渠道和平台作用,构建高效的全链条闭环式问题解决督办机制,提高企业获得感,加强“为企服务”诉求梳理分析,提高服务精准度,及时跟进未解决工单,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三、实施法治保障再优化行动 17.推进综合监管改革。做好市场监管规则和工作标准的集中公开,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信息公开。探索在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试点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开展业务有机协同、资源有效共享的跨部门综合监管,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整体效能。持续推动“两个责任”提质增效,提升食品领域风险防控能力,制定食品生产环节突发舆情应急处置规程,分级分类确定处置措施和舆情应对措施。探索推行“一业一查”“综合查一次”等新模式,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方式,两个以上部门对同一监管对象实施不同行政检查且可以同时开展的,原则上应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除有投诉举报、上级交办、其他机关移送等线索或重点领域专项行动部署等情形外,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两次。 18.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全面推进全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在各级执法单位应用,推动执法办案“应上尽上”、执法案件数据“应归尽归”,探索应用综合执法系统“数据监督”模块,及时掌握全区各行政执法单位案件办理情况,提升行政执法效能。率先在汽修行业推广使用“企码——金修码”,拓展“随申码”在信息公示、安全生产、政策送达、市民反馈及综合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在危化品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检查码”开展行政检查工作,实行“亮码检查”。 19.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加强信用数据在“一网统管”系统中的运用,推出一批新的信用应用场景,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加强行业领域信用修复管理,落实国家、上海市修复新规,完善信用信息修复工作机制,规范和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完善基于信用评价和风险等级的市场主体分类分级监管机制,合理设定监管类别和等级调整标准,对信用风险一般的企业,按照常规比例和频次进行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企业,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实行差异化监管措施。 20.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认真落实市级轻微不罚清单,厘清“可容”与“不容”边界,避免执法“一刀切”,优化“帮扶指导”机制。落实“包容期”制度指引,优先采取教育提醒、指导服务或整改复查等人性化举措,引导企业自觉改正违法行为。督导企业树牢正确的安全投入效益观,以政府行政罚款的“减法”换取企业高质量安全发展的“加法”。探索“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事后回访”监管模式,通过事后回访、指导和服务,创造更加宽松、更加公平、更加公正、更加规范的发展环境。 21.推行监管提前服务。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职责不明确或有争议的,加强统筹协调、厘清责任分工。探索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非现场智慧监管方式,并对特定行业设置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做到风险隐患的第一时间识别感知、发现处置。重点关注产业链供应链重点环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短期困难的企业等,为其量身定制体检项目,按需安排“法治体检”服务团,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推进职业卫生监督“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园区式”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对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进行精准指导和定点帮扶。持续开展“蓝盾杯”职业健康防护技能竞赛、“职业健康培训”线上服务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着力提升职业病防护意识。以现代化工职业学院考试点为基础,着力打造综合性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争做全市示范性考试点。联合区安全生产体感中心,运用“金英讲堂”执法普法品牌,采用“送教+体验”的方式分级分批开展“百、千、万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生产普法宣教活动。 22.深化企业合规改革。加强检察院、公安与法院等部门协作配合,将法院纳入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试点推广“新入经营主体合规告知制度”。探索引入公益诉讼、民行检察等职能,对涉案企业全方位、多角度考察评估,提升合规整改效果。联合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探索出台行业合规标准,从治罪到治理,从事后合规到事前合规。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抓实信息披露监测,将拖欠账款失信信息纳入政务诚信和国企考核。 四、实施基础保障再完善行动 23.强化人才引育和就业保障。启动“上海湾区”人才计划评选,完善“上海湾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表彰和激励力度,持续开展人才服务专员“送服务”“带政策”活动。提升人才服务能级,优化完善“金英卡”服务清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文体休闲、住房保障、健康医疗、生活服务等六大类便利化服务。优化在金山工作外籍人士来华许可办理流程,为其在金工作提供便利。加大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区内应用范围,做好招聘会岗位信息发布及维护等工作,鼓励企业通过新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探索园区共享用工机制,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长三角零工市场”建设,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培育定制化技能人才。优化完善金山工匠选树工作方案,打造全链条机制,培育选树更多高质量、高水平金山工匠。 24.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供应,新增供应房源2400套。强化高品质住宅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提升商品住宅品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瑞金医院金山院区一期、市公卫中心应急医学中心等项目建设,持续推动金山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积极争取优质教育资源在金布局,推动华师大二附中金山实验学校新建工程二期开工建设。 25.促进技术要素高效运用。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金山算力产业生态联盟资源优势,聚力发展以先进算力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对推动碳中和等绿色低碳技术革新和应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企业予以优先支持。引导科创载体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重点关注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与金山产业融合较深的垂直细分领域。 26.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在符合规划用地性质、建设用地兼容性的条件下,鼓励工业、仓储、研发、办公、商业等功能用途互利的用地混合布置、空间设施共享。支持相关食品研发中心叠加食品生产功能,打破食品生产场地专用限制,实施“研发+生产”新模式,实现“一址两用”和“工业上楼”。开展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按照“定制化设计+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的空间供给模式,面向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分割销售或长租,实现优质产业空间供给与优质成长性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27.促进长三角区域联动。聚焦区域企业和群众的跨省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需求,进一步拓展长三角政务服务“远程虚拟窗口”覆盖事项范围,推动更多异地事项实现就近办、一次办。深入开展长三角区域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建立完善长三角区域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结合劳动争议案件办理情况及当事人需求,探索开展文书代收、协调处置等工作,深化联合调解和协同仲裁工作机制,开展跨区域业务培训。加强长三角知识产权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金山受理窗口等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快速响应、纠纷快速调解、侵权快速保护等综合服务。与长三角区域定期开展营商环境经验交流,促进互学互鉴。推进公共创业服务机构与长三角知名院校之间政策、服务、资源对接,在金山布局建设院校创业指导站和大学生创业平台。 28.强化营商环境宣传推介。全面了解广泛征集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诉求,充分发挥“六字工作机制”,强化问题搜集,形成问题解决分工表和路线图,提高解决效率。加强与各市级部门对接,积极争取相关改革事项在金先行先试。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工作方案,统筹兼顾水平评价和工作绩效评价,切实推动以评促建。统筹做好营商环境宣传推介工作,加强全媒体宣传,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及典型案例宣传,提升金山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城市环境的品牌影响力。探索建立“媒体观察员”机制,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平台,进行营商环境调研,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客观化的宣传报道,着力宣传营商环境的企业感受、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