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之痛

来源:中国周刊 作者:陈远 人气: 时间:2012-03-16
摘要:我们如此纳税  中国周刊:陈远   又到全国 两会 召开的时间,每次 两会 都有诸多热点,而民生问题则是这些年来的永恒热点,税的问题,不只关系民生议题,还涉及到诸多方面,最近愈发引人瞩目...

中国周刊检讨之税之痛   朱学东

《税之痛》是中国周刊2012年3月号的封面选题。

封面是请徐招兵为我们的创意画的画。

我们曾在《回不去的故乡》用了一组徐招兵先生的画。

封面上一个蒙着眼的小人物,与一只硕大的手,在拔河,绳上标志是钱。

任谁都看得出,从当下力量层面看,小人物在这场拔河比赛中必输无疑。

我在封面上写了这样一句话:
“税之痛,不仅痛在税负之重,更痛在纳税人权利的缺位。”

1,有关税的选题,我们内部的讨论从去年下半年较早时候就开始了。

陈远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把这个选题交给了陈远。

3月是个国是月,与税有关的话题,一定能撩拨读者的心弦。

一个一定会引发公众关心的话题,如何落地,却是破费周折的事,况且,其中涉及的专业性知识太多,我们也都是外行。

一群外行要向向自己的读者用通俗的话语来表达一种与专业领域有关的关切,难度可想而知。

陈远看了许多书,搜了许多资料,年前做了个方案。

看了以后,我一开始未置可否。

未置可否的缘由是自己对这些话题还不敏感,无从表态。

未置可否的另一层意思,其实是给我的方案没有打动我。

我后来比较严厉地批评了陈远,选题设计过于空泛,宏大。

但因为自己一开始没有消化这方面的资料,我也提不出建设性意见来。

但我知道,税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宏大叙事最易出事,所以切忌空泛宏大。

一边我催促陈远重新拿方案,一边我也开始琢磨这一话题。

春节期间,我请朋友到我们家吃咸粥,我们几个人围坐一起闲聊,聊到我想做的题材,聊到税,我说头大的很。

朋友做了个小企业,对我说要做税的问题很敏感,马上给我上了堂税务课,并大叹苦水,大发牢骚。

太座是做财务出身,虽然早已远离了财务一线,但税的问题上,大体还是比我懂许多,也给我做起了普及工作。

同学的抱怨牢骚对于我而言,却无异于久旱甘霖。

我一下子似乎找到了切入点。

回到北京,我提醒陈远,多向财务人员请教,他们了解我们许多不知道的故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遇到一位财务人员,我向她讨教,她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许多纳税过程的喜怒哀乐,稀奇古怪的故事,有些实在荒唐。

我的同事听的时候,也是瞪大了眼睛,大家不相信。

后来陈远又带着记者跟那些财务人员进行了交流沟通,于是,大致确定了操作的方向。

不过,这次真的算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了。我有些不高兴。

2,宏大而热闹的题材,最难的是落地的思路。

几经反复,落地的思路终于敲定了,但执行过程中,符合议程设计的个案寻找与选择,其实更为重要。

税的的问题,牵涉每个纳税人包括企业的利益,税务机构的强势和网络的严密性,让个案选择颇为困难。

提起来谁都一肚子苦水,但正儿八经的采访,许多人却后怕,怕税务机关秋后算账。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具体操作过程的难度也是不小的。

从上期《谁能让我们笑》到这期《税之痛》,连续两期,综述而非个案故事性的叙述有上升苗头。

本期的封面故事性有些欠缺。

在审稿时,我退回了一篇稿子两遍。

稿子下厂之后,以及在评刊会上,我都对编辑和记者提出了两点要求,并且要求严格执行。

第一,封面报道主体,必须回到个案的故事性叙述上,大处着眼,小处切入,高空掠过容易被雷达发现而遭击落,低空飞行容易躲过雷达而达致目标。所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必须回归到最初确定的中国周刊叙事宪法原则上。

第二,从下一期开始,所有综述稿,一律不再让记者写,由编辑自己写,我来编。年轻记者写综述稿,写评论,容易毁伤前程,记者写稿必须回到报道体上。

评刊会上,在谈到肖雪慧关于纳税人的故事能不能撑起一篇税民醒了的文章时,我告诫在座的同事,什么叫能够撑起来?不在篇幅长短,而在事实和价值能够把内在的逻辑撑起来即可。

我也谈到了后来我对其中一些文章的反思,某些文章其实也是可以用故事来表达,尽管会辛苦些。

有关口述体裁的文章,我也提出了意见。其实在各种形式中,难得一篇口述文章,应该也不错。

但口述不能做成简单地旁若无人地陈述。任何一个人,在面对他人陈述某一件事情时,一定会带有情感,而不是一团死水。

当然,在结构上,小故事也过于集中在了小企业,个人的显得欠缺。

另外,形格势禁之下,税权的讨论,显然不够。

我后来一直很遗憾,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约到李炜光老师的稿子。

3,税之痛,其实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税负,以及依附于严密的税务机构权力上的其他非法定义务。它们与税一起,构成了纳税人的重负。

重税之下,企业发展缺乏后续力量,个人生活在重压中。

中国没有其他重税国家那样健全的福利制度,这导致了内需市场无法打开。

更为重要的是,它迫使企业个人群体性去规避甚至逃避法律规定的义务,既让法律不具权威,又让民众充满怨恨。

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啊?

《税之痛》中的个案,主要停留在表达这一层意思上,有些隐讳。

另一方面,是纳税人权利的缺失。纳税不仅是一种公民的义务,更是公民的一种权利。

这种权利是通过利益让渡获得的。

形格势禁之下,这一层面的意思,只能通过陈浩武老师谈美国人纳税人的权利及其法律保障和我的卷首语来呈现了。

我为本组稿子写了篇卷首语《重新发现纳税的权利》,这篇文章,简洁地提到了纳税不只是义务,更是一种权利,是通过利益让渡获得的权利,无权利不纳税。但这种权利,目前却无法实现,是空置的,甚至被遮蔽的。

有关纳税与宪政民主的关系,其实历史早已作出了结论。

在操作过程中,我除了翻阅了《税收原理》外,我还去翻阅了联邦党人文集中关于税的说法,不过比较少,但潘恩的常识,在我年初刚重新读完之后,又被我出差带在身边,翻了一遍。

按照当年英国宪法传统的自由观念,税收应该来自臣民自愿的捐输,而非政府的课征。按照无代表不纳税的宪法原则,北美殖民地在英国议会中不享有代表权,那么就可以不纳税。

“蠲免未经许可的、或非自愿的纳税负担,必须成为每一个自由领地的重大原则。”(1764年10月,纽约州议会致英国陈情书)

1792年,潘恩写道:当这个国家(英格兰)人们分为两个阶级,付税的阶级和收税并靠税收活着的阶级。。。当税收过度沉重时,两个阶级就会分道扬镳,现在这个苗头正在出现。

在美洲革命一触即发的时候,时任英国下院议员的埃德蒙柏克,曾经规劝英国政府收手:
“你的计划,并没有带来收入,只引来不满、混乱与不服从,美洲人既执意要抗拒你,则我敢说,你就是血流成河、趟着过腰深的鲜血走到最后,也只能回到你起步的老地方,也就是说,无处征税了。”

但政府疯狂之后,理性的声音总是被淹没于狂妄中。

正是由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开征重税,支撑自己的战争和在北美的统治,却没有给北美殖民地代表的权利,才引发了北美殖民地的抗争,最终建立了美国,最终英国终于在北美无处征税了。

感谢李炜光老师,他曾给南风窗写过一篇稿件,关于路易十六财税改革的,悲歌一曲从天落,我的印象至深。

正是这篇文章的观点,指引着我去学习历史上财税权与革命、宪政之间的关系,从英国的光荣革命,到北美独立战争,到法国大革命,都是血淋淋的殷鉴。

这一梳理过程,不仅让我确立了卷首语的思路,更是让我重温了财税权与宪政之间关系的知识。

巧的是,一个朋友前不久刚出了本薄册子,耗费了他十年心血,但按规定要交17%的增值税,而国税总局明确加班费要纳税,与前不久公布的继续高速增长的国家税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写卷首语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4,封面大标题,陈远原来设计的是“如此纳税”,后来讨论中,我采纳了天宏的提法,税之痛。

本期中国周刊版式,美编用了心思,请勾犇给我们画了不少漫画,这比配那些照片要好许多。

同时,在操作中,我一直提醒陈远,把税收的知识以及与国外的对比,作为资料链接附在文后。

一来规避麻烦事,二来也有助于正文的阅读,想想,一篇文章里全是税收的术语,怎能读得下去?

又不是给财税人员看。

后来是这样做了,但做的还是有些平。

另外,本期因为若干原因,比如我出差,致流程混乱。流程混乱,问题易出。

这也给了我许多教训。

本文章更多内容:<<上一页-1-2-3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