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达账项会计处理及改进建议

来源:安徽税务筹划网 作者:安徽税务筹划网 人气: 时间:2008-10-25
摘要:  目前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对未达账项不进行会计处理,未达账项的票据在企业结账时还未到达企业的情况下,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正确反映造成影响,本文针对这种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进建议。   一...
  目前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对未达账项不进行会计处理,未达账项的票据在企业结账时还未到达企业的情况下,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正确反映造成影响,本文针对这种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进建议。

  一、现行未达账项的会计处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期末收到银行对账单时,仅仅是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核对银行存款的实际余额,以检查银行存款记录的正确性,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上均不作反映,只有等银行结算凭证到达企业后,未达账项才能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然而,按照现行的这种会计处理方法,期末银行已记账而企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必然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正确反映,在大部分情况下也会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正确反映。举例如下:

  2005年12月31日甲企业收到银行对账单上显示有以下几笔银行已记账而企业未记账的业务:1.收到A企业预付购货款8万元;2.收到B企业所欠货款20万元,付款时间在甲企业的折扣期内,折扣比例为2%;(甲企业年底对应收账款按5%计提坏账准备)3.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12万元,其中,行政管理部门使用2万元,生产车间使用10万元(假定使用此项费用生产的产品20%尚未出售);4.银行代企业支付给H企业所欠购买材料款8万元。

  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未达账项,在票据未到达企业时,企业不作账务处理,这样甲企业2005年底未达账项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如下影响:

  (一)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有:1.期末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到的未达账项。收到A企业预付购货款8万元,让甲企业同时少记了预收账款和银行存款各8万元。2.期末银行代企业已经支付而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的未达账项。银行代企业支付给H企业所欠购买材料款8万元,让甲企业银行存款和应付账款各多记了8万元。

  (二)既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又影响企业经营成果有:1.期末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到的未达账项。收到B企业所欠货款20万元,让甲企业少记了银行存款20万元,多记了应收账款20万元;由于期末要对应收账款记提坏账准备,多记管理费用1万元,少记利润总额1万元;又由于B企业在折扣期内付款,少记了财务费用0.4万元,多记利润总额0.4万元;此业务利润总额合计少记0.6万元。2.期末银行代企业已经支付而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的未达账项。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12万元,让甲企业多记了银行存款12万元,少记了生产成本2万元,少记了行政管理费用2万元,少记了主营业务成本8万元,利润总额合计多记10万元。

  二、对我国未达账项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

  为了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笔者建议对未达账项的现行会计处理进行改进,改进的会计处理程序为:期末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先将企业未记录的未达账项登记入账,下期期初再将其转回,当未达账项变成已达账项时再处理。仍然以甲企业2005年底的未达账项为例,建议改进的会计处理为:

  (一)2005年底作以下会计处理。

  1.收到A企业预付购货款8万元。

  借:银行存款8万
   贷:预收账款8万

  2.收到B企业所欠货款20万元。

  借:银行存款20万
   贷:应收账款20万

  3.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12万元。

  借:管理费用2万
   生产成本10万
   主营业务成本8万元
   贷:银行存款12万
   生产成本8万

  4.银行代企业支付给H企业所欠购买材料款8万元。

  借:应付账款8万
   贷:银行存款8万

  (二)2006年初对甲企业2005年底未达账项所作的会计处理依次全部转回,其后,等未达账项的银行结算通知到达甲企业后再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这样我们就将未达账项对甲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予以消除,达到正确反映的目的。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云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