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所得12万元自行申报非重复纳税

来源:税屋 作者:税屋 人气: 时间:2013-08-31
摘要:2007年1月1日起,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需单独进行纳税申报。 相关法规 国税发[2006]16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 修改法规 国税函[2007]1087号 修改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表 备 ...

2007年1月1日起,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需单独进行纳税申报。
相关法规——国税发[2006]16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
修改法规——国税函[2007]1087号 修改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表 
备       注——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税发[2006]162号自2013年8月1日起文件附件2——9废止

但是,不少纳税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单位每月已经替我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怎么还需要单独纳税申报呢?这不是重复征税吗?

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也直接导致了部分纳税人不能主动积极的去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而漏报年所得12万元纳税申报的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税屋提示——
1、年所得12万元纳税申报是将全年的个人所得和纳税信息向税务机关汇总申报,而申报纳税是日常发生的纳税义务后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交纳税款。因此,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申报只是履行申报义务。

2、年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3、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以公历年为一个纳税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根据全年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项目、金额、应纳税额、已纳税额、应补退税额,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报送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4、纳税人未按期申报,地税部门将要求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如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造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纳税人不仅要被税务机关追缴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还要被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申报的口径是如何规定的? 
 
2009年03月02日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6]1200号)规定,进一步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所得计算口径如下:
(一)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及附加减除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对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合伙企业投资者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合伙人应根据合伙协议规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未规定分配比例的,按合伙人数平均分配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企业投资的,合伙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计算。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不得减除纳税人在提供劳务或让渡特许权使用权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
  
(五)财产租赁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的收入额计算。财产租赁所得,不得减除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年度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六)财产转让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即按照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个人转让房屋所得,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按照实际征收率(1%、2%、3%)分别换算为应税所得率(5%、10%、15%),据此计算年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额全额计算。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所得,全部视为纳税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本文章更多内容:1-2-下一页>>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税屋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杭州亿企财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运行维护:《税屋》知识团队    电子营业执照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南环路3738号722室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12426号 浙ICP备2022015916号

  • 服务号

  • 综合订阅号

  • 建安地产号